医护联合实战筑牢安全防线 应急培训助推能力再度跃升
发表时间:2023年10月06日
医护联合实战筑牢安全防线 应急培训助推能力再度跃升
——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开展“医护一体化” 应急演练及专项知识培训
为持续提升我院突发应急事件处理能力,医护救治中的协调及配合能力,应急处置中多学科协作能力,遵循《等级医院评审标准》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重大事故灾害的紧急医疗救援的要求,9月27日医务处、护理部联合启动“医护一体化”群体中毒现场应急演练及应急队伍专项知识培训。
“医护一体化”群体中毒现场应急演练
本次演练在节前薄弱时间段无预期下开启,实行医务处、护理部响应下,分层、分组、逐级阶梯式启动,共有78名医护人员参加了应急实战演练,相关科室医生及护理应急队员迅速到达急诊急救中心,十分钟内人员到达率15%,二十分钟人员到达率60%,三十分钟到达率95%,共计72名护理人员参加演练。医务处干事荣成杰、孙睿现场组织协调,并担任医疗组救治现场观察员,急诊急救中心主任庞鸿垠、副主任宋慧敏、感染性疾病科主任段东来、重症医学科医生宋菲全程参加了演练救治。
本次演练通过桌面演练—功能演练—实战演练三阶梯开展。医护处、护理部以节日期间高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为切入点,策划演练方案、明确各级调度人员职责、确定定位救护分工;并以急诊急救中心为半径进行预演练,完成对方案实行可行性的评价与修订;通过情景化实战演练、点位化观察员追踪、演练后的综合评价,实现应急能力、协作能力、专业救治的综合提升。
本次实战化群体食物中毒演练,设置情景为群体亚硝酸盐中毒事件,共设置9个不同程度的中毒病例,其中需复苏病例2人、重症抢救病例2人、轻症留观病例5人。医护人员到位后按照既定的演练方案,组成分诊组、重症抢救组、轻症治疗组、转运组,并将定位救护贯穿到分组、复苏救治、轻症治疗、转运的全过程中,实现了分诊、抢救、转运各环节中定点、定人、定职责、定流程的实战演练,通过“沉浸式”演练、流程化演练、规范化演练,切实提升医护人员实战化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提升我院应急救治综合处理能力。
演练结束后,急诊急救中心护士长龙云玲,通过对分诊、复苏救治、重症救治、轻症观察、转运等各个环节协调、衔接、配合、定位救护实施、专业救治维度提出了10余项问题及相关改进意见,为本次演练提供了专业层面提升路径。护理部主任吴超针对本次演练中启动响应的时限、应急状态的投入、组内分工、组间衔接、医护配合等维度的不足进行阐述,明确实践演练三种思维,即防患未然、高效配合与沟通、演练即实战的思维,将真正的实战演练与突发事件处理高效融合,总结经验、完善不足,提高对突发应急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及现场救治能力,从而更好的践行医疗、护理工作的质量安全。
中毒及传染病救治模块专项培训
本次专项培训围绕中毒及传染病救治模块,开展《突发中毒事件的检伤分类及紧急医疗救援要点》、《常见突发中毒的氧疗》、《传染病分类》、《负压隔离病房管理规范》理论授课。采取了理论授课+即时验证学习成果相结合的方式,并将成绩计入年度应急队伍人员档案,规范应急队伍人员管理,量化培训目标与效能。
内分泌科牛力护士长通过《突发中毒事件的检伤分类及紧急医疗救援要点》、《常见突发中毒的氧疗》的讲解,阐述了现场检伤分类、院内检伤分类、大规模人员伤亡检伤分类三个维度介绍了突发中毒事件的检伤分类,围绕气体中毒事件,从刺激性气体中毒、窒息性气体中毒、非气态中毒、慎用氧疗的特殊情况四个方面为切入对中毒的原因、作用机理、氧疗方法及相关辅助治疗措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重点解析了终止毒物吸收与清除毒物、现场复苏、支持治疗、紧急护理、转运等中毒事件中紧急救援要点。
感染性疾病科李新艳护士长围绕《传染病分类》《负压隔离病房管理规范》进行授课,程中对呼吸道、消化道、血液、体表传染病的临床表现、传播途径、治疗及护理进行详细的讲解,同时对标国家行业标准及感染性疾病门诊设计指南详细的展示了我院发热门诊的建筑布局,并从新风系统、负压管理、病房管理、感控系统、保洁人员管理、消毒设备管理六方面多角度讲解。
本次实战化演练与专项培训历时3个小时,实现现场应急实战情景演练背景下,理论知识授课、成果即时验证一体化培训,演练过程中医护高度配合、有效沟通,展现了突发情况下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置、协调能力及多学科协作能力,我们将以此作为应急工作新的起点,通过识别实战演练中的不足,不断提高应急事件的快速反应、应急处理能力,为筑牢安全防线,助推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