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秋季传染病,你准备好了吗?
发表时间:2019年09月16日
进入秋季后,天气转凉,昼夜温差较大,正是一些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因此,秋季加强传染病的防治,对维护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凡是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接触后90%以上均会发病,1-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
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人的眼结膜、鼻、口、咽等处的分泌物(如眼泪、鼻涕、痰等)以及尿和血液中都存在着麻疹病毒。
主要症状:麻疹的潜伏期为10-11天,开始时症状像感冒,但同时出现眼红、眼皮发肿、流泪、怕光、打喷嚏、咳嗽等更严重的症状。第4天起从耳朵后面开始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2-3天内皮疹遍及全身,随后疹退,脱屑。其他症状也逐渐消退。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婴幼儿,但近年来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接种,发病年龄有后移趋势。
预防措施:尽量减少和患者及其患者家属接触是预防麻疹的关键。做好保健工作,按时接种麻疹疫苗,室内空气流通,流行季节少到公共场所,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水痘,是由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水痘疱疹液(水痘痂皮无传染性)和空气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污染的用具传播。水痘传染性很强,易感儿接触后90%发病。
主要症状:水痘为原发感染表现,其典型特征是瘙痒性水疱疹;带状疱疹是体内潜伏病毒复发感染的反映与表现,多发于成人、老人和免疫缺陷的个体。
易感人群:水痘传染性很强,幼儿园、小学等集体机构易引起流行。
预防措施:适时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的有效措施。阴雨天气是水痘病毒特别活跃的时候,应注意保持环境整洁,空气流通。在学校等场所中,应加强教室的通风、换气,也可采取紫外线照射等方法实施空气消毒。平时需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亦称为志贺菌病(shigellosis),是志贺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传播途径:痢疾杆菌随患者或带菌者的粪便排出,通过污染手、食品、水源或生活接触,或苍蝇、蟑螂等间接方式传播,最终均经口入消化道使易感者受感染。
主要症状:有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同时伴有全身毒血症症状,严重者可引发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菌痢常年散发,夏秋多见,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
易感人群:人群对痢疾杆菌普遍易感,学龄前儿童患病多,与不良卫生习惯有关;成人患者机体抵抗力降低、接触感染机会多有关,加之患同型菌痢后无巩固免疫力,不同菌群间及不同血清型痢疾杆菌之间无交叉免疫,故造成重复感染或再感染而反复多次发病。
预防措施:
1.管理传染源
及时发现患者和带菌者,并进行有效隔离和彻底治疗,直至大便培养阴性。重点监测从事饮食业、保育及水厂工作的人员,感染者应立即隔离并给予彻底治疗。慢性患者和带菌者不得从事上述行业的工作。
2.切断传播途径
饭前便后及时洗手,养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尤其应注意饮食和饮水的卫生情况。
3.保护易感人群
口服活菌苗可使人体获得免疫性,免疫期可维持6~1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