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核素巧治瘢痕疙瘩、新生儿毛细血管瘤
发表时间:2012年08月11日
放射性核素巧治瘢痕疙瘩、新生儿毛细血管瘤
瘢痕疙瘩常继发于创伤,如手术、注射、接种、烧伤、穿耳洞、轻微虫咬等。好发部位为胸背部、肩部、耳廓、下颌等,多感奇痒难受或有疼痛、灼热感、搔抓后易破溃而继发感染。
放射性核素治疗是利用90Sr-90Y敷贴器发出的β-射线对病灶集中进行照射,破坏瘢痕组织,达到治疗目的。一般一个疗程5-8天,每天病灶处进行几分钟照射,方法简单,见效快,病人无痛苦,其一个疗程治愈率在50-80%之间,对于有效未愈及无效病例,可多次治疗,仍然有效。对于较厚的瘢痕,可采用手术治疗刀口愈合后预防性敷贴治疗,治愈率能达到80-100%。
需要提醒的是单纯手术治疗不能消除瘢痕疙瘩,直接切除缝合后复发率几乎是100%,必须配合敷贴治疗。对于一些瘢痕体制的人来说,如果经历过手术或者外伤,最好在刀口未形成瘢痕之前进行预防性敷贴治疗,不但能软化刀口,还能预防瘢痕形成。
新生儿毛细血管瘤多数是胎儿出生时即有,出生后迅速生长,从米粒大小到草莓大小或更大,色鲜红或暗红,圆形或不规则形,高出皮肤表面,边缘清楚,质软,压之褪色,多数为单发,少数为多发,也有呈片状分布者,好发于面部、头皮、颈部,身体其它部位也可发生。增大的血管瘤可因外伤破裂而出血或继发感染。此病虽是良性肿瘤,但影响美容或功能,对小孩的心理健康影响很大,甚至造成一定的精神压力,产生自卑感。
由于新生儿是一组特殊的人群,因此,无痛苦、方法简便的放射性核素敷贴治疗是首选方法,治疗方法分疗程治疗,每疗程3-5天,一般1-3个疗程后,治愈率可达98%以上。
新生儿血管瘤由于生长迅速,因此,越早期治疗,疗效越好,副作用越小,提醒广大家长,发现新生儿皮肤表面出现血管瘤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