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输血科新技术——血小板抗体检测
发表时间:2018年03月21日
血小板制品的广泛使用,大大减少了由于血小板减少所引起的致命出血性死亡病例的发生。然而,长期的血小板输注可能带来血小板输血无效的严重后果,从而导致输入的血小板功能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血小板的采集操作过程、病人的病情以及免疫因素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主要原因。至今,由免疫因素皆是引起的血小板输注无效成为比较重要的限制血小板正常输注的因素之一。因此,同种免疫和血小板输注无效成为血小板输注过程中始终困扰临床的一个问题。那么,如何找到一个有效针对病人血小板抗体特异性的检测方法呢?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输血科的医生将为您一一解答!
血小板抗体检测能做什么?
一、产前治疗:
(1)母亲静脉注射高剂量丙球和皮质类固醇;
(2)宫内注入相容性血小板;
(3)剖宫产介入治疗。
二、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治:
如新生儿Plt<35×109/L甚至发生出血,有必要采取紧急措施,如给婴儿输注相容性的血小板,输注ABO、RhD相容、CMV阴性、滤白且HPA 1a及HPA 5b阴性的供者血小板对大约95%的HPA抗体引起的FMAIT患者是有效的。若无法获得相容性供者血小板,可输注经洗涤照射过的母亲血小板。
三、治疗效果的监测:
有研究者认为对于妊娠28周前未接受治疗的孕妇,监测母体同种免疫性抗体的浓度可用于预测新生儿高危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和判定是治疗的必要性,临界值为28IU/ml,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81.2%和83.3%;孕期治疗期间,连续检测孕妇同种免疫性抗体浓度,曲线下面积越大,提示疗效及预后越差。
四、治疗效果评价及副作用:
(1)孕妇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严重的合并症很少,约70%的病例可提高血小板,然而部分患者无应答,但也可提供针对颅内出血等合并症起到保护作用。此治疗应谨防免疫球蛋白输注来的的传染病;
(2)宫内输注血小板:可不同程度地提高胎儿血小板计数。但此治疗方法有并发症和死亡危险,分别为1-2%;其中,胎儿心动过缓较为常见,应引起注意;
(3)对特定孕妇行剖宫产介入治疗可降低重症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溶血症合并症及死亡率的发生率;
(4)产后患儿输注血小板,可明显提高新生儿血小板计数,但应谨防血小板输血引起的异常反应。
具体临床应用
一、输血科:
(1)预防血小板输注无效症的发生:通过对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筛查和与血小板供者的交叉配型试验,筛选和患者血小板抗原配合性高的血小板供者,以提高血小板输注有效率,防止血小板输注无效症的发生。
(2)指导临床输血,保障输血安全:建议输血科在常规血型鉴定中加入血小板抗体筛检,可对临床输血中出现发热、黄疸、肺损伤等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风险作出评估。
二、妇产科:孕前,孕中,产后
☆孕前:育龄妇女孕前血小板抗体筛查对孕期流产风险做出评估,对于有多次人流史,反复和习惯性流产史(尤其是孕早期)以及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史的育龄妇女,检测患者血清和血浆中血小板抗体的水平,对其孕期流产风险作出评估。
☆孕中:在孕早期(三个月)产检中常规检测母亲与胎儿的血小板相容性,对于孕早期出现流产的风险评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产后:在胎儿出生前检测母体血清或血浆中血小板抗体水平,对胎儿出生后罹患新生儿血小板同种免疫性疾病风险评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血液病科:
在血液肿瘤科检测患者血清和血浆中自身血小板抗体的水平和特异性,可辅助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如ITP等。
四、新生儿科:
新生儿血小板同种免疫性疾病的诊断。
五、血站:
血小板交叉配型,寻找与血小板受者同源性高的同种异体血小板供者。
检测的必要性
目前血小板抗体筛查项目还仅限于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检测中。随着肿瘤、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的显著增加及临床输血医学的快速发展,血小板用量逐年攀升。血小板输血作为提升血小板计数,防止出血,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有效措施,其安全、科学、有效的输注已成为临床输血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目前我国大多数血小板输血仍然采用随机输注(即“盲输”),不相合的血小板输入患者体内后迅速被机体免疫系统破坏清除,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症频繁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