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的“黄金三分钟”
发表时间:2019年05月07日
患者马xx,男,59岁,自觉咽部不适,4月26日,就诊于我院耳鼻咽喉科。14时55分,常规心电图检查报告诊断:窦性心律STII、III、avF损伤性抬高0.1-0.3mv,STI、avL压低0.1-0.2mv,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考虑冠状动脉病变的血管为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立即启动胸痛救治流程。
14时56分,功能科值班医生王艳红,向齐兵主任说明情况,同时拔打首诊医生电话、胸痛中心电话、填写危机值报告,护士张丽萍、郝慧宇一直陪同患者身旁、遮盖衣物,安抚患者及家属消除紧张、焦恐情绪,14时58分,胸痛中心护士携带氧气袋、平板等抢救物品到功能科,值班医生王艳红随同患者安全送达胸痛中心,签字交接后,进行紧急治疗。
随访病情,15时12分,经患者及家属同意行急诊PCI治疗,冠脉造影显示:左前降支近段斑块,中段30-40%局限性狭窄、左回旋支中段斑块、右冠状动脉近段100%闭塞,置入2枚支架,患者于18时13分,返回CCU病房,冠脉造影显示的结果与心电图诊断报告、预测的病变血管基本一致,患者从心电图检查到胸痛中心接诊仅仅用了3分钟时间,为患者争取了宝贵的时间,真可谓“黄金3分钟”。
典型的心肌梗死症状表现为,突然发作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濒死感,部分患者疼痛位于上腹部可能误诊为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少数患者表现颈部、下颌、咽部及牙齿疼痛,易误诊。
心电图检查对诊断急性心肌梗塞、心绞痛、心肌缺血等病症是最简单、最快捷、最具有诊断意义的辅助检查,通过心电图检查可以进一步观察到心肌梗塞的部位、严重程度、累及的病变血管,为患者进行下一步的诊治提供临床依据,同时提高功能科临床诊断符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