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尿培养你应该知道的事
发表时间:2021年01月19日
尿标本培养是检验科细菌室除了痰培养外,做最多的培养,正常人的尿液一般是无菌的。尿培养多用于检查尿路感染,如膀胱尿道炎、肾盂肾炎等病原菌,并可以检查病原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情况,从而帮助临床选择有效的抗生素。
对于尿培养你应该知道以下几个小知识:
一.什么样情况适合做尿培养?
总体来说就是有尿路感染者,如膀胱炎,肾盂肾炎等。患者一般会先做尿常规,尿液白细胞异常增多时,提示有感染的存在。但是究竟是哪一种细菌感染的,且程度如何?就需要进一步做尿培养的检查。
二.尿白细胞高一定能培养出细菌吗?
不一定,临床上有一部分尿路感染的患者,如果是长期使用抗菌药物的话,尿液中有白细胞,普通的尿培养也做不出来有细菌感染,那是因为细菌发生了变异:不排除是L型细菌。要用特殊的培养方法。
三.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1.尿标本应避免经血、白带、粪便、前列腺液、精液、粪便消毒剂或水等混入;
2.采集前先洗手;
3.送检标本以晨起第一次尿液(膀胱内停留≥4小时)为佳;
4.不能立即送检者,可暂存4℃冰箱冷藏;
5.留取中段尿液;
6.用药前送检。
四.高度怀疑真菌感染怎么办?
同样的留取方法,可以让大夫开尿液真菌培养以及尿液真菌涂片。
五.结果的解读
正常人:无菌生长。
尿路感染的人:可以培养出致病菌如:大肠杆菌、粪肠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等等。
同一份尿液标本一般可以检测到1-2种菌,若检测到三种以上包括三种不同菌种则认为采集的标本被污染过,重新留取一定就要注意无菌采集。
六.尿路感染一定会培养出菌吗?
多数会,极个别不一定,不能否定尿路感染的存在。因为有许多因素影响培养结果,如应用抗菌药物后,利尿或大量饮水尿液稀释后,可使尿液中细菌大量减少,导致培养阴性。因此,临床上需结合发病特征症状、查体、尿常规和培养等综合判断治疗尿路感染。
做尿培养检查主要是为了培养尿液中的细菌,找到相应的致病菌,然后再做药敏结果,可以找到敏感的抗生素来进行治疗,这样就会更加有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