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蛋白原你真的了解吗?
发表时间:2019年03月22日
纤维蛋白原(英文缩写FIB)是由肝脏合成的具有凝血功能的蛋白质,是纤维蛋白的前体。血浆中参考范围在2-4g/L,其作用是在有凝血酶的条件下,在凝血的最后阶段,使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性纤维蛋白,使血液凝固。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测定用于出血性疾病或血栓形成性疾病的诊断,以及溶栓治疗的监测。
目前国际上检测FIB方法众多,我国主要使用凝血酶法,此方法操作简单,使用精确,结果可靠,被WHO和CLSI推荐为参考方法。
临床意义
一、增加:
(1) 生理性:高龄者、妊娠后期、雌激素制剂内服者、运动后等。
(2) 后天性:妊娠中毒症、感染疾病、胆囊炎、肺炎、肺结核、风湿热、恶性肿瘤、脑血栓、脑梗死、心肌梗死、外科手术、胶原性疾病、糖尿病、肾病综合征、放疗、含纤维蛋白原的血液制剂长期或大量输入(抗人球蛋白制剂、新鲜冻血浆)等。
二、减少:
(1) 生理性:新生儿。
(2) 先天性: 无纤维蛋白原血症,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3) 后天性: 肝硬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血栓症、大出血、使用蛇毒制剂等、休克,使用药物如雄激素、高浓度肝素、纤维蛋白聚合抑制剂等。
注意事项:
(1)用含有枸橼酸钠的蓝色采血管采集送检。
(2) 口服避孕药可使纤维蛋白原升高。
(3)妇女月经期、妊娠期、纤维蛋白原亦可升高。
(4)纤维蛋白原忽然升高,往往预示肿瘤有转移的可能。
综上所诉,多种疾病的诊断与监测都与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有着密切的联系。
详情请咨询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检验科临检室,咨询电话:3648135,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