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佑生命 一路通关——记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小儿外科一例先天性幽门狭窄患儿术后护理
发表时间:2021年04月01日
近日,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小儿外科收治了一名仅40天且患有室间隔缺损的先天性幽门狭窄患儿,该患儿体重较轻,病情较复杂,每一项普通的治疗对于这个孩子来说都好比是闯难关。在吴旭光主任的指导下,李本勇医生设计了精准的治疗及手术方案,但就孩子的围术期管理来说,护理也是重要环节,今天就来说说护理的一系列关卡都是怎样的。
第一关:采血关
孩子体重轻、血管不好,又由于长时间的呕吐一般状态很差,而判断孩子是否有代谢性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最好的金标准就是血生化的检查,同时为了保证孩子的手术安全还要进行血常规、血凝、传染病八项等常规术前检查,对于体重只有3.5公斤的患儿来说如何保证一针采出8毫升血,的确是一个难题。而且对于术后判断其是否存在离子紊乱也要经常进行血生化和血常规的检测,找血管采血给年轻护士们形成了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杨依护士长与检验科进行联系,获知4管血的最少限量为6毫升后,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了相对充盈且固定容易的耳后静脉,并且一针成功,同时进行班班交接,每次采血都选择这个位置,出院时,孩子从来没有因为采血而进行过二次穿刺。
第二关:静脉输液关
宝宝年龄小,体重低,需要长期的静脉营养来维持生长的需要,而孩子本身的血管条件并不好,很多静脉营养药物又不适合头皮穿刺,孩子首选静脉注射部位为四肢,在杨依护士长的指导下,刘艳、刘颖护士的实际操作下,儿外的护理团队一次又一次的建立和维护好宝宝的静脉通道,为宝宝的抢救和用药提供了保障。
第三关:胃肠减压关
患儿术前6小时进行了胃肠减压,而我们常用的减压盒压力过大,新生儿自制的注射器抽吸力度不足,经过多年的经验,护士孙俪总结了一个办法,将成人的负压减压盒放开后,固定至2/3的高度正好是所要的压力值,不但有效吸出胃内容物,还不会对患儿的胃黏膜造成损伤。后半夜两点,护士孙桂艳对其进行了胃肠减压,为了防止孩子减压后由于饥饿哭闹而导致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影响手术,也是为了降低对原发心脏病的刺激,孙桂艳将提前预备好的安慰奶嘴送给宝宝,孩子吸吮一会儿便睡着了,保障了手术安全。
第四关:手术后病情观察
俗话说得好,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只要有一个细节没有做好,所有的努力都将前功尽弃。而术后对病情的有效观察则是护理工作最重要的环节,孩子的血氧含量、血压情况、呼吸能力、心跳搏动、面色、体温、尿量每一个数值都是我们观察的重点。患儿腹壁薄,术后切口由于哭闹很容易撑开,医院没有合适的腹带,我们就用毛巾自制一条;怕患儿术后四肢温度不高,病房温度始终控制在24摄氏度,并提前用热水袋先暖好被窝;为了防止呕吐,保持孩子术后的斜坡卧位,我们做了一个斜坡体位垫给予患儿术后使用。
在我们的关注下,患儿度过了术后6小时的监护期,术后10小时患儿饮用了2毫升温水无呕吐现象,术后12小时口服5毫升葡萄糖水,孩子一般状态良好,一夜守护的天使无眠,换来孩子熟睡中的笑脸。
术后第7天,患儿出院。体重增加1公斤的她,面色红润,各项指标趋于正常。在看似简单的数据变化中,凝结了医生和护士们12个日夜不辞辛苦的付出、体现了小儿外科多年来医疗和护理技术的经验价值。
25年来,在医生护士的共同努力下,闯关成功的例子比比皆是。小儿外科每一位诊疗的患儿都有不同的问题,有共性的,也有个性的,但是无论遇到什么,我们都在解决问题的路上一路前行,累积经验、丰富阅历。小儿外科的医护人员愿意佑护儿童,用一生所学为每一位患儿奉上最真实的情感,最真挚的服务,最真切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