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难买老来瘦?”老年人要瘦,还是要保持适宜体重?
发表时间:2019年12月16日
前言:
俗话说:“有钱难买老来瘦”。如今生活条件好了,不少人到中年后慢慢开始发胖,减肥越来越难。随着对养生的重视,一些老年朋友也开始把减肥这件事时刻挂在嘴边。老年人真的越瘦越好吗?
老年人,是指65岁以上人群。根据我国第6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截止到2015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达1.37亿,占总人口的10.1%,其中高龄老人数量超过2300万,并以每年约100万的速度在增长。老龄人口的增加,预示着我国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老年人生理特点
1、器官功能的减退
由于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身体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比如咀嚼、消化能力的下降,心肺功能的衰退,视觉、听觉、味觉等器官反映的迟钝。
2、身体组织的改变
老年人体内的水分、肌肉含量逐渐减少,骨密度下降,造成肌肉萎缩,瘦体组织的减少,从而出现骨质疏松、体重异常等。
3、代谢能力的降低
老年人合成代谢率相对减少, 分解代谢率增加,再加上老年人在食物的摄取、消化、吸收能力的减弱,使得老年人营养缺乏以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风险增加,容易出现营养不良、贫血、骨质疏松等问题。
老年人营养需求
尽管老年人身体机能出现衰退,但对营养的需求和成年人是相似的。欧洲科学家曾经做过调查研究,体重和死亡率之间其实成一条U形曲线,当60岁以上人群体重处于超重范畴,人群死亡率反而最低。原因是,老年人体重过轻,一方面营养不良的发生风险增加,机体抗感染能力及免疫功能下降,另一方面,老年人罹患各种疾病的可能性增大,适当超重,其良好的营养状态更容易抵抗疾病所带来的伤害。2016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原则上建议老年人BMI最好控制在20.0~26.9kg/m2,体重过低对老年人健康不利。
身体质量指数(BMI,Body Mass Index)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肥胖程度和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计算公式:
BMI=体重(千克)/【身高(米)*身高(米)】
老年人如何维持适宜体重
1、均衡饮食,摄取充足食物
老年人每天应至少摄入12种及其以上的食物,食物的种类应包含主食及各种副食,比如瘦肉、海鱼、鸡蛋、牛奶、豆类制品及蔬菜等。由于咀嚼及消化功能的减弱,老年人易出现挑食及偏食的情况,造成进食量减少,因此可采取多种方法进食,如少食多餐,进餐次数可采用三餐两点制或三餐三点制,即三次正餐之间可有2-3次的加餐,加餐的食物可选择能量和优质蛋白质较高且喜欢进食的食物,如蛋糕、奶酪、酸奶、坚果、水果等,且进餐时间应相对固定。
2、制作方式多样化
老年人在饭菜的制作上可将食物煮软烧烂,如软饭、稠粥、细软的面条等。还可以通过改变制作方法,如肉类可加工成肉糜状,坚果加工成坚果碎,蔬菜、水果榨成果蔬汁等来帮助老年人进食。对于吞咽障碍的老年人可选择软食、半流质或糊状食物。
有些老年人会随年龄增长而体重增加,体重过重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风险会增加,因此老年人应定期监测体重变化,使体重保持在一个适宜的范围。如果在没有采取主动减重措施的情况下,与自身一段时间内正常体重相比,体重在30天内降低5%以上,或6个月内降低10%以上,应及时去医院就诊,查明原因。
膳食营养是保证老年健康的基石,合理营养、均衡饮食,延缓疾病进展才是老年人健康长寿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