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科里的48小时加21天
发表时间:2018年03月05日
春节前夕,血液科疗区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推车声打破了病房的宁静。
“大夫,快,我爸不行了,上不来气了”,焦急的呼救声随之传来,血液科医护人员闻声急忙赶到大门口,看到几个熟悉的面孔,推着平车急匆匆进入,平车上右侧卧位躺着一位老人,面色苍白,双目紧闭,费力地喘息着。
“哎呀,这不是孙大爷吗”,所有人都认出了这个熟悉的面孔,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孙某某。
大家急忙把患者推到抢救室,主任带领医生进行查体,护士长带领护士进行面罩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路。老人呈重度贫血貌,皮肤黏膜无出血点,听诊左肺未闻及呼吸音。大家敏感地意识到可能是原发病浸润肺脏,或者是左肺有实变,左侧胸腔积液压迫肺脏。立即进行血常规,急诊生化,床头胸片,胸水超声检查。紧急联系影像,超声等科室,第一时间为老人做了相关检查。
相关结果
胸片:左侧胸腔积液,左肺大部分实变不张,心腔密度低;
超声:左胸腔大量积液;
血常规:白细胞2.2×10^9/L,红细胞2.69×10^1^2/L,血红蛋白75g/L,血小板30×10^9/L;血生化:尿素氮7.3mmol/L,肌酐260umol/L,总蛋白50g/L,白蛋白25g/L。
立即行胸腔置管引流,引出草黄色液体,送检胸水常规,生化及脱落细胞,为鉴别是否结核性,同时联系结核病院送检胸水DNA。输血,输白蛋白,对症处置。
48小时过去了,老人的呼吸困难明显好转,病情稳定了。结合血尿常规,血生化检查,骨髓瘤复发可能性大,行骨髓穿刺做形态学,免疫学等一系列检查。
骨髓形态结果提示:原幼浆细胞占67%;
免疫学提示:浆细胞占有核细胞总数的33.32%,其免疫表型为CD38++,CD138+少量,CD19-,CD56-,胞内免疫球蛋白Lambda,轻链限制性表达,提示为单克隆浆细胞。
至此诊断已明确,骨髓瘤复发,老人虽然多次住院化疗,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序贯治疗。至此已是第三次复发,而且伴随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偏低,肾功损害,给治疗带来了极大困难。
王主任带领医生召开科内会诊讨论,仔细梳理患者既往化疗方案,结合临床指南,初步拟定“来那度胺加地塞米松”化疗方案,并利用学术会议向吉大教授请教,得到专家肯定。
看似繁琐的过程,其实进行起来一直紧锣密鼓,甚至是废寝忘食,就是为了从死神手里抢回老人的生命。
治疗方案已经敲定,但令人惊诧的问题又来了:胸水结核DNA回报阳性,请结核病院会诊,决定行胸水引流后胸腔注射雷米封治疗。病情不等人,大家商讨后决定化疗同步进行,但也深知风险巨大,为了老人的生命,家属的期望,肩上的责任,化疗还是义无反顾地开始了……
化疗中老人出现了发热,食欲不振,周身无力等常见反应,医护们一边严密观察病情,一边积极调整治疗,艰辛而又执着地与病魔搏斗……
21天疗程结束后老人各项指标好转,症状好转。
在看到血化验指标恢复正常,肺CT显示左胸腔积液明显减少,左肺大部分复张时,一向沉着冷静的白衣天使们,都不禁欢呼雀跃,医生,护士,患者,家属的手紧紧握在一起,胜利的喜悦弥漫在整个疗区……
目前老人第2周期化疗已经结束,年近古稀的他带着重生的喜悦,在家人陪伴下高高兴兴回家过年,准备春节后行第3周期化疗。
这是一场惊心动魄、艰苦卓绝的“攻坚战”,也是血液科医护人员救治众多疑难危重患者的一个缩影。疾病的特殊性,决定了诊断的艰难,治疗的繁琐,也显示出医护人员无往不胜的信心决心。我们始终不忘初心,坚持砥砺前行,会为更多的患者扬起生命的风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