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不良性贫血不可小觑
发表时间:2018年02月23日
营养不良性贫血医学名称叫做“巨幼细胞贫血”, 是由于叶酸,维生素B12(Vit B12)缺乏或某些药物影响核苷酸代谢导致细胞核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障碍所致的贫血(英文简称 MA)。
营养不良会引起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消瘦,免疫力下降,人们往往会想到补液,增加营养,调理饮食。如果营养不良引起贫血,可不是单纯补充营养、补液能解决的,如果因营养不良引起了贫血,往往已经是长期营养不良或者存在恶性消耗性疾病。忽视营养不良性贫血会引起诸多后果,该疾病的治疗却是简单有效,但需要足量足疗程,耐心认真,医患配合。
下面以两个临床病例来为读者揭开营养不良性贫血即巨幼细胞贫血的神秘“面纱”。
病例一
患者张某某,男性,57岁。于11个月前无诱因出现面色苍白、乏力,未系统诊治,7个月前乏力逐渐加重,伴有活动后心悸、气短,6个月前于外院就诊,血常规提示轻度白细胞下降及轻度贫血,肝功提示间接胆红素明显升高,甲肝、乙肝、丙肝抗体阴性,胃镜: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予口服“多糖铁复合物、莫沙必利、果胶铋混悬剂、茵栀黄颗粒、兰索拉唑”药物治疗,症状未见改善,且出现四肢末梢麻木。
5个月前于四平市中心医院复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继续下降,贫血继续加重,遂入住血液科诊治。平素喜素食。查体:中度贫血貌,皮肤黏膜苍白,未见出血点,巩膜轻度黄染,四肢末梢浅感觉障碍,未见其他异常体征。通过腹部CT排除肿瘤性疾病。贫血三项检查提示叶酸,VB12偏低,骨穿意见考虑巨幼细胞性贫血(MA),排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再生障碍性贫血(AA),溶血性贫血(HA)。诊断明确为MA,给予补充造血原料、制酸、营养神经治疗。疗程历时3个月,患者血常规恢复正常,临床症状缓解,继续予以饮食指导。
病例二
患者李某某,女性,68岁,15个月前因舌面刺痛先后两次于外院就诊,口腔科检查未发现异常,口服营养神经药物未见好转。未明确诊断,对症治疗无好转。
8个月前就诊四平市中心医院,门诊血常规提示中度贫血,遂入住血液科诊治。平素喜食肉食。查体:中度贫血貌,皮肤黏膜无出血点,舌面光滑,绛红色,舌乳头缺如。未见其他异常体征。结合患者舌面特征,为巨幼细胞贫血典型的“牛肉舌”、“镜面舌”体征,考虑巨幼细胞贫血可能性大,通过贫血三项、骨髓穿刺确诊为MA,排除MDS,AA,HA等相近疾病,消化道检查排除消化道疾病,腹部CT排除恶性肿瘤。予以补充造血原料,营养神经,对症治疗。历时4个月,病情完全好转,继续予以饮食指导。
【病例特征及病情分析】
两例患者均为“巨幼细胞贫血”,一例喜素食,典型体征为贫血、黄疸、四肢末梢麻木,一例喜肉食,典型体征为贫血、黄疸、“牛肉舌”“镜面舌”,上述均为饮食不均衡,导致缺乏造血原料(叶酸、VB12)所致。
而叶酸、VB12缺乏严重者可出现深感觉障碍如振动感和运动感消失;共济失调或步态不稳;锥体束征阳性、肌张力增加、腱反射亢进。患者味觉、嗅觉降低、视力下降、黑蒙征;重者可有大、小便失禁。叶酸缺乏者有易怒、妄想等精神症状。VitB12缺乏者有抑郁、失眠、记忆力下降、谵妄、幻觉、妄想甚至精神错乱、人格变态等。
故营养不良性贫血不可小觑,平素饮食均衡,及早发现病情,及早治疗为上策,避免不良后果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