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PICC尖端精准定位,腔内心电图技术来帮忙——我院儿科成功开展首例腔内心电图引导新生儿PICC尖端定位技术
发表时间:2020年06月22日
前言:
新生儿PICC是危重新生儿尤其是低出生体重儿理想静脉通道,具有安全、留置时间长等优点,可减轻外周静脉频繁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且有效避免了药物对新生儿外周静脉及皮肤的刺激,越来越受到广大患儿家属及医护人员的青睐。
近日,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了一名胎龄27W+2,体重只有1.01kg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小天使早早地便离开了妈妈的子宫,身体各器官发育还未完善,外周血管条件非常有限,PICC是他生存下去的生命通路。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首次使用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成功利用心电波形引导新生儿PICC尖端置入最佳位置,对导管尖端进行精准定位。该技术的开展,填补了我院在此项技术上的空白,对新生儿PICC置管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PICC尖端位置对导管成功留置至关重要,2016版INS指出:
经上肢静脉置入PICC,导管尖端应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上壁的交界连接点(CAJ)或靠近CAJ的上腔静脉的下段;
经下肢静脉置入PICC,导管尖端应位于隔膜水平以上的下腔静脉内。导管的尖端位置过深或过浅都会引发各种并发症,影响PICC导管的使用寿命,甚至威胁到患儿的生命安全。
目前,新生儿PICC置管过程采用“盲穿”方式居多,穿刺前体表测量导管置入长度,穿刺后胸部X片判断导管尖端位置,因新生儿解剖上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单单通过体表测量很难准确预测导管置入长度,且体表投影会受到诸多因素干扰,影响尖端位置的判断,另外,在穿刺过程中很难掌控导管走行是否正确,存在导管异位风险,导管一旦异位,则需要重新将管路撤出一部分,调整后再次送管,会增加导管感染概率。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使用的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是指在PICC置管过程中,通过导丝或盐水柱作为腔内电极代替体表心电图的右锁骨下方电极进入上腔静脉获取心房P波,根据P波形态的变化探测PICC尖端的位置。
1.经上腔静脉置管:
①当导管未进入上腔静脉时P波与体表心电图无显著差异
②当导管进入上腔静脉,P波振幅逐渐增高,当导管达到CAJ时,P波振幅正向最高,为PICC导管尖端最佳位置
③当P波达高峰后回落,和(或)出现双向P波,提示导管尖端进入右心房,应后撤导管
2.经下腔静脉PICC置管:
①导管进入右心房中部时,呈现双向P波
②导管回撤至右心房下部时,呈现负向P波,导管继续回撤至P波幅度变小或消失,此时导管尖端位于下腔静脉
护理服务源于用心,更需精于技艺,新生儿的护理工作更是事无巨细,只有勤于学习,善于总结经验,不断大胆创新,才能为新生儿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新生儿PICC是危重早产儿通往健康的绿色通路,在护理学科日益发展的今天,置管技术上更应精益求精,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可以有效地判断导管尖端位置,在置管过程中及时调整,能显著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应广泛应用于临床,让更多的患者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