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际交流凝睿彩 成果共襄启鸿猷 ——手术二室开展学习交流分享活动
发表时间:2025年01月24日
科际交流凝睿彩 成果共襄启鸿猷
——手术二室开展学习交流分享活动
手术二室 王丽昭
在医疗的温暖拼图中,护理团队是与患者朝夕相伴、紧密相连的关键板块。全程一体化服务,为患者驱散病痛阴霾、点亮就医希望之光。为全面践行医疗质量服务能力再提升行动,加强科室间的经验交流,护理部于1月20日在手术二室举办了手术室专项管理实践交流分享活动,手术一室、手术二室护士长及护理组长参与了此次活动。
第一站
服务“馨”关怀,温暖就医起点——等候区
术前等候区是手术室人文管理的关键一站,是展现护理温度的前沿阵地,副护士长王丽昭以指南共识为依据,以三区联动管理为手段,以预防患者低体温为目标,从患者需求、医护关怀、环境营造角度出发,将等候区环境温度设定、保暖座椅改造、保暖物品配备、舒缓音乐播放等举措编织成一张细密而温暖的关怀之网,每一个举措都蕴含着护理人文关怀的温度。让患者从手术治疗的就医起点便感受到尊重与关爱,为后续的手术治疗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第二站
专业“馨”护理,铸就安心体验——手术区
踏入手术间,从主动保温措施落实、术中压力性损伤预防、精准体位摆放、手术物品清点、手术三方核查等关键节点进行联合访谈与实地观摩。在患者上床时、麻醉时、皮肤消毒时、手术结束时、手术床转移到平车时“五个节点”进行及时保温,改良加棉肩部约束带及U型温单的设计应用,在低体温防护措施的落实中构建起坚固防线;对消毒皮肤的潮湿管理、手术体位摆放及术中微调整、保护具的应用等一系列策略形成了严密的术中压力性损伤防护体系;严格落实双人逐项清点、同步唱点、逐项即刻、原位清点手术物品清点原则,铸就了手术安全的重要基石。手术全程聚焦专业核心、业务要点及质量管控关键环节,诠释了专业创新与人文关怀的完美融合,在护理流程优化的同时保障患者安全,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第三站
管理“馨”动力,持续优化服务——展览区
护士长张雪娇围绕核心制度落实、手术风险管理、工作质效提升、人文关怀四个维度,落实手术室护理工作清单式管理、术中低体温及压力性损伤防护举措、防水围裙及专用吸引器桶设计、访视患者沉浸式VR体验等相关策略,制作完成操作流程指引查检单11项、低体温预防作业指导书1个、压力性损伤系统管理簿册1本、改良设计工具5个,从制度到实操、从硬件改良到人文关怀的全方位升级,展示了科室护理管理的精细化和创新性。
创新工具展示
“三效合一”约束带
制作棉质肩部约束带和U型温单,实现固定、保暖、防护“三位一体”的效果,在手术过程中,让患者在手术期间,能始终保持舒适的体感,减少因体位变动和低温带来的不适,降低受伤风险,为手术顺利推进筑牢基础。
一种特殊体位棉垫
针对特殊患者群体、特殊手术体位,自制压力性损伤预防棉垫,这款棉垫极具巧思,它突破传统束缚,大小可随心裁剪,形状能自由折叠,完美贴合各类特殊需求。在手术过程中,它就像一层贴心的保护膜,紧密呵护患者皮肤,有效隔绝压伤隐患,为预防术中压力性损伤撑起了一把坚固的保护伞。
术中防水装备及专用吸引器桶
泌尿外科碎石、电切手术术中经常需要大量的灌注液,敷料、地面、手术衣经常被浸湿,“水漫金山”现象屡见不鲜,护理人员集思广益、大胆创新,制作防水围裙和水裤,有效解决术者“湿衣”的困惑。根据手术需求,自制术中专用吸引器桶,上与负压吸引器精准对接、下与污水管流畅联通,独特的万向轮设计,具有极大的灵活性,便于术中冲洗水处理,已申请实用新型专利。
思维的火花在交流中碰撞,经验的宝藏在分享中挖缺。本次手术室护士交流分享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但持续的学习与交流是提升护理质量的永恒主题。展望未来,我们将以此次交流为新的起点,携手共进,砥砺前行,让新的理念和方法得以生根发芽,我们将继续定期举办类似活动,邀请更多专家与同仁参与,拓宽分享内容,搭建学习交流平台,不断创新和突破,推动手术室护理事业向着更加专业、高效、人性化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