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置管技术再升级!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搭起特殊“生命线”
发表时间:2025年02月09日
PICC置管技术再升级!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
PICC置管搭起特殊“生命线”
肿瘤疾病诊疗中心 温影
今日,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肿瘤疾病诊疗中心完成首例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PICC置管技术,穿刺置管过程顺利,技术熟练,位置正常,患者全程无不良反应,术后经拍片证实导管位置理想,达到了预期效果。
患者情况
此次接受置管的患者,因长期进行化疗,多次的静脉输液使外周血管条件极为不理想,原本看似平常的输液治疗,如今却成为困扰患者和护理人员的一大难题。
置管经过
图为静疗专科护士王群护士长、温影护士长为患者实施该项技术
...面对这一棘手状况,肿瘤疾病诊疗中心护士长立即上报护理部,护理部协同静脉治疗质量管理平台组织PICC专科护士成立置管小组。在操作前,肿瘤疾病诊疗中心护士长协同置管小组进行了严谨且全面的评估,充分做好置管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置管过程中,操作者凭借着百余例PICC置管穿刺经验的积累及相关专业知识的储备,在超声设备的精准引导下,犹如一位经验丰富的领航者,精确地定位血管位置,每一个动作都流畅而笃定,最终顺利地为患者成功置入了PICC导管。从血管选择到穿刺成功全程历时20min。此次首例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置管技术的成功开展,是科室在护理技术创新道路上的一次重要跨越。将以此为契机,不断加强技术培训和临床实践,进一步提高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置管技术水平,为更多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同时,也将继续积极探索和引进新技术、新项目,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什么是改良塞丁格技术?“塞丁格”是瑞典的一位放射科医师,由他发明的经皮血管穿刺插管技术被命名为塞丁格技术,改良塞丁格技术(MST)是指在传统塞丁格技术的其础上讲行改良的微型置管鞘技术,穿刺者利用超声诊断系统确定血管的位置、深度及最佳穿刺点,可以很直观地观察到血管解剖结构定位准,微创无痛。
超声引导下改良赛丁格PICC置管有哪些优势?1、对看不见,摸不着的血管,可以在超声引导下准确实施穿刺,成功率高,免受二针痛苦,可以避免盲穿失败导管浪费。2、肘以上置管患者舒适,肢体活动自如,不影响家务劳动。3、减少了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4、减少了血管相关性感染和血栓并发症的发生。5、置管结束后可以用超声检查颈静脉,能够现场及时纠正导管颈静脉移位,避免盲穿置管拍胸片后才能发现导管移位到颈静脉。
超声引导下改良赛丁格置管术适用哪些患者?
1、需要长期静脉输液,但外周浅静脉条件差,不易穿刺成功者;
2、需反复输入刺激性药物者,如化疗药物;
3、需长期输入高渗透性或黏稠度较高的药物者,如高糖、高钾、高营养等;
4、需要反复输入血液制品者,如全血、血浆、血小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