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专科进修体会
发表时间:2014年03月17日
作为医院静脉治疗小组的一员,为了更深入地了解PICC置管技术及维护的相关知识。我于2014年2月16日至2月22日有幸被护理部推荐参加了中华护理学会举办的PICC专业技术培训班,历经7天废寝忘食的学习、训练及严格的考核,终于如愿的取得了证书,没有辜负院里的重托。虽然学习是艰苦的,疲惫了身心,但收获了知识,拓宽了视野。在拿到证书的时刻异常的兴奋,喜极而泣!
参加此次培训的对象主要是全国各级医院静脉输液专业小组成员、护士长、专科护士、护理小组长及临床一线护士共76人。培训进行了系列专题讲座及示范,在中华静疗主任委员北京医院孙红的主持下,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长李秀华为我们做了开幕式的精彩讲话,她着重强调了静脉专科护士资质认证的发展与前景,及静疗护士所肩负的责任,任重道远!北京协和医院孙文艳副主任护师讲解了PICC置管过程中问题分析、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对策,陈伟教授为我们讲解了PICC置管因素评估,马小军教授PICC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防护,李海龙教授PICC置管穿刺部位评估,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褚燕琪主任药师的PICC治疗药物方案的评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杨宏艳主管护师讲解的成人PICC操作标准流程,卫生部北京医院宋葵副主任护师PICC维护标准流程、患者教育并做了标准的置管操作及维护操作演示。各位老师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的讲解,使我们对置管、维护、并发症的观察、处理有了新的认识。
讲座过后,培训班的学员分组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培训,一名带教老师带两组学员,每小组6名学员。在老师近乎苛刻的标准要求下逐一的改掉了一些地方无菌观念不强、操作流程不科学、游击的习气。最后每名学员进行了严格的理论及操作演示考核。理论考试不单纯的是培训的内容,还有相关的基础知识。考场记律严肃、认真,容不得半点的虚假。操作考核从操作前准备用物开始、操作中演示、同伴的配合、操作后患者教育、医疗垃圾的处理,无不体现了一名专业护士的素质:严谨、细心的态度、无菌观念、熟练的流程及操作技巧、恰当的沟通宣教、垃圾的分类处理规范。从而也感受到了中华护理学会办班的师资力量的雄厚、教师带教的严谨与科学,进而也体验到了全国各地学员的求知欲望,努力争上游的决心,以及将PICC技术的快速发展及优势医疗信息带回各级医院的信心。
此次培训不仅介绍了新技术、新理念,同时也教会我们在PICC维护管理中如何建立零容忍文化,如何进行输液安全与规范管理,如何进行PICC常见问题和并发症的预防和维护。最初接触PICC,对于它的概念、适应症、操作、维护及并发症并不十分了解。一方面是接触的比较少,另一方面PICC在我院还未得到全面的普及还处于盲穿阶段。但PICC的疗效及作用是有目共睹的。通过老师的精彩讲解及标准的模拟操作,我对PICC有了更深层次的全方位了解。具体来说,PICC是将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由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适用于需长期静脉输液的病人、化疗病人、肠外营养、早产儿、老年人、家庭病床的病人、缺乏外周静脉通路的病人的治疗。已发展成为一种方便、有效、安全的置管技术,它可以使一些刺激性大的高渗液体直接输入中心静脉,从而减少病人的重复穿刺痛苦及药物对血管的刺激。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外周插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技术对需要长期静脉输液病人尤其是危急救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技术在适宜病人的选择、导管置入、导管护理、PICC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病人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等方面与一般的静脉输液有较大差异及较高的技术要求。为次要求我们专业静疗护士要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新理念、新技能,以此提高 PICC 技术的安全性,保障PICC 的正常使用,预防PICC相关并发症,减少患者的痛苦,保障患者的安全。